- 李商隐简介: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4个义项
- 唐朝诗人
- 李商隐
- 李商隱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 ,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河南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中文名李商隐
别名李义山
字号字义山、号玉溪(谿)生
职业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
出生日期约813年
去世日期约858年
国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代表作品《李义山诗集》
主要成就诗歌成就
配偶王晏媄
悲剧的后半生
诗人李商隐,在他充满理想与抱负的一生中,磨难与挫折是最长遇见的事情。他有着无可否认的才华和满腔的抱负,可惜从未能施展,最后空余一身遗憾郁郁而终。
他悲情的一生让人唏嘘不已,可是造成这一切的,除了时运不济,时局危恶之外,最大的原因,是他自己。
一、悲情的开局
李商隐出生于官宦人家,相传是李唐宗室一脉。然而李商隐父亲早死,家道中落,从小便在贫困中渡过。父亲早亡促使了李商隐没有机会享受到较高水平的教育,贫寒的家境也对李商隐的性格影响颇深。
他渴望光宗耀祖,重新振兴家族,性格敏感而清高,又十分嫉恶如仇,圣贤书之中的理想世界和现有的世界产生的冲击让他怀疑思考,并产生了改变天下的理想抱负。
文宗太和二年(828年),李商隐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苦的应举之路。与大多数缺乏权势背景的考生一样,李商隐屡战屡败。
当时,权贵们互相提携,大量录取上流社会关系网中的考生,在唐代科举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像李商隐这样无权无势的考生,想要考中进士无疑难如登天。
可是他终究还是幸运的,他遇见了令狐楚,这一生中最重要的恩师。令狐楚是骈体文的大师,他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不仅教授他骈体文的写作技巧,而且还资助他的家庭生活,鼓励他与自己的子弟交往。
最后,令狐楚甚至还利用自己在官场上的影响力让李商隐在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考取了进士,让李商隐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然而,就在李商隐考中进士的那一年(开成二年,837年),令狐楚病逝。悲痛万分的李商隐参与料理了令狐楚身后的丧事。之后,李商隐顺利的找到了工作,去泾州(今甘肃泾县北部)作了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
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甚至将女儿嫁给了他。李商隐也和妻子十分恩爱,终于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生活和谐美满。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奇怪,这怎么算是悲情开局呢?这妥妥的人生赢家啊。别急,再往下看
二、牛李党争
李商隐悲情的一生始终和它脱不了干系。事实上,李商隐的恩师是牛党,而李商隐的岳丈,恰好就是李党。
这下子要了命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牛李党争。
简单来说就是唐朝末期朝廷上影响极大的两大政治派系,牛党以牛僧孺,李党以李德裕为代表,在朝堂上不停地互相倾轧,互相攻击,把唐朝朝廷搅得鸡犬不宁。
牛李党争的一大特点就是在政见上极为不同,牛党主张维护以进士科取士,而李党对科举制不满,要求改革科举制度;牛党反对用兵藩镇,主张采取妥协政策,李党力主削弱藩镇势力,恢复中央权威;牛党反对精简国家机构,李党主张精简国家机构。另外,牛党主要代表含门势力,而李党则主要代表原先的朝廷贵族势力。
然而,牛李党争已经不单单是政见不同这么简单了,而是已经演变成为了政治权力的争夺。而其争夺的激烈程度是空前的,只要一派得势,就会疯狂倾轧迫害另一派的成员,以至于在四十多年间将晚唐朝廷搅了个天翻地覆,让本就衰弱的大唐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就连唐文宗都曾有“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感慨。
各个朋党在相争之时,也不会考虑对方所讨论的事情、所提出的观点或解决的方法是否正确,而是一味地否定对方、肯定己方,不辨是非,不讲原则。这样的党争中的战争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灾难,对李商隐也不例外。
因此,李商隐此时的行为就是赤裸裸的背叛,恩师与朋友的栽培扶持没有换来他的效忠,反而让他投入了李党的怀抱。可是李商隐却不这么觉得,天真的他只是觉得自己遇到了真爱,在正常的工作而已。
而他很快的付出了代价。
开成三年(838年)春天,参加授官考试的李商隐,直接在复审中被除名。因为主持这一工作的正是牛党成员。李商隐不得不推迟一年才能继续考试。
开成四年(839年),李商隐再次参加授官考试,虽然得到了一个校书郎的职位,却在不久就被排挤到弘农(今河南灵宝)当县尉。远离政治中心的他几乎算是升迁无望了。这三年间,他完全是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的状态。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李商隐选择了对李党投怀送抱,为什么在李党得势的时候没有提拔李商隐呢?对于李党得势,当然有过很长的一段时间。
会昌二年末至会昌四年末,李德裕任职宰相期间是李党最辉煌的时期。然而大家别忘了,李商隐同时也还是牛党令狐楚的学生,牛党派系里不少官员的同学。这样一个人就算投靠到了自己的派系中,又怎么能让人放心呢?这样的李商隐,在李党得势的时候甚至只是让他官复原职,继续当校书郎而已。
会昌三年(843年),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在代表政府讨伐藩镇叛乱时病故。就连李商隐的岳父,在他在世的时候都没有敢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李商隐进一步升迁,就是因为李商隐和牛党不清不楚的关系。但是,李商隐岳父的去世无疑对李商隐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他在朝中最大的依仗就此消失。
既然在李党得势的时候李商隐都没有被重用,那就更不用说在牛党得势的时候了。会昌六年(846年),牛党开始得势,曾经权倾一时的宰相李德裕及其支持者迅速被排挤出权力中心。在宣宗本人的支持下,以白敏中为首的牛党新势力逐渐占据了政府中的重要位置,李党遭到大规模清洗。
大中元年三月,李商隐被流放贬黜到京城以南五百里的地方。但有趣的是,大中二年秋,他又回到京城长安。在潦倒之际,写信给故友令狐绹(他已经进入权力的核心)请求帮助,但遭到拒绝。这一方面表明李商隐其实一直在牛李党争中与两派保持不清不楚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两派都对李商隐的这一做法表达了厌恶。
人生至此再无波澜,在李商隐余下的日子里几乎都是牛党当政。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的生活充满了困苦和潦倒,不停周转在各个节度使和刺史之间靠着当幕僚讨生活。大中十三年秋冬,李商隐在家乡病故。故事最终落下帷幕。
三、和稀泥导致悲剧人生
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审视李商隐的成败。虽然对于我们来说,李商隐在诗歌上有着光辉的地位,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实际上在李商隐的人生日子里,大多数时间都是郁郁不得志的,是痛苦的。而这种痛苦是本可以避免的。
从我们的角度看,李商隐的政治智慧实在是不敢恭维。如果他只是完全没有注意到党争的存在,那完全不可能说得通。因为党争在当时那个年代已经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连皇帝本人都公开发表了对党争的厌恶。
那么李商隐的做法就只有一种原因可以解释的通了,那就是他想两方都保持良好的联系,通过和稀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凭借着自己理想主义而又天真的政治智慧似乎觉得和两方都关系不错就可以让自己顺风顺水。
他错了,甚至错的有点好笑。要么你就不站队,要么你就站在一队坚定不移。和稀泥两方都站,除了能落下一个叛徒的名声,还会给人造成反复无常、不可重用的感觉。
领导不需要你八面玲珑处处讨好,领导只需要你的绝对忠心。
脚踏两条船就是自寻死路。这件事不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问题,这件事的本质是:在政治上,压根就不存在暧昧不清、两方讨好的选择。
因为政治是看不见的战斗,是人性、是理智、是时运、是所有的可以控制与不可以控制的因素的总和,而换位思考,如果你是领导的话也不可能放任一个和对方暧昧不清的人在自己的阵营里爬到高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