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开的时候,万物复苏,正是清明佳节。一大早,青青的山林间响起一串脆生生的童音:“妈妈,我们要去看望爷爷奶奶呀!”原来是我的小闺女早早地就跳下了床,眨巴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期待已久的上坟祭祖之行就要启程了。

我笑着点点头,宠溺地揉了揉她的小脑袋。她却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三步并作两步跑回自己的小房间,不一会儿欢快地跑了出来,手上还端着个精致的小玩意儿。

“宝贝,这个可不能带去哦。”我略带严肃地说。小家伙立时一脸不解,嘟起嘴巴可怜兮兮地望着我。

我蹲下身平视她的眼睛,耐心地解释道:“因为桃木往往被看作是驱邪的东西,如果带去拜祭先人,会很不尊重人家的。

我们要体谅别人的感受呀。”我的小闺女听了,沉默片刻后恋恋不舍地把玩具放回原处,然后牵起我的手,眼神中透露出成熟与让步。

望着女儿这副听话懂事的模样,我不禁暗自欣慰。或许这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时候了,我想。于是我继续软语劝导她清明节还有哪些禁忌,比如不宜穿戴鲜艳颜色,以免他人误会我们是去祖坟的;也不能携带梨子前往,因为“梨”与“离”谐音,听起来不太吉利......女儿静静地听着,神情越来越严肃,似乎在认真消化我的话。

“今天的天气预报说,清明这天会有雨哟。”我一边帮女儿梳理乌黑稚嫩的秀发,一边漫不经心地说。

“那我们要带伞吗?”女儿紧张兮兮地问。

我笑着拍拍她的头,夸奖道:“真棒!妈妈的好孩子。”女儿得意地撅起了嘴巴,做了个极富少年感的嘟嘴表情。

我看着女儿这个娇俏的小表情,内心涌起一阵莫名的欣慰 —— 或许,这正是培育孩子人文修养,让他们在生活点滴中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好时机。

于是,我决定再跟她细说几句。“其实呢,这也是一种人文常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里面,清明就是雨水最多的时节;我们的先人通过长年累月地观察,总结出不同时节的气候规律,这些规律沿袭至今。

女儿听得入了迷,连连点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我看着她泛着晶莹水光的大眼睛,更加坚定要培养她扎实的人文底蕴的信念了。

墓地里弥漫着一股青草和泥土混合的气息。我和女儿来到祖坟前,虔诚地点起几根细长的檀香,然后从包里取出精心准备的水果祭品一一摆开。

“奶奶,我们又来看您了。”女儿甜甜地开口,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墓碑上奶奶的黑白照片看。我也默默地在心中与逝去的长辈们诉说着这一年里发生的大小事。

就在我们准备离去的时候,天空中突然打起了雷,接着豆大的雨点哗啦啦砸下来,激起墓园泥地里小小的尘埃。

“妈妈,不要紧张!我们有雨伞和雨衣啊!” 小闺女的声音及时将我从焦虑中拯救出来。我看到她从包包里翻出颜色鲜艳的雨衣和小雨伞,熟练地穿戴整齐。

“来,咱们快跑!”女儿撑开小雨伞,拉起我的手就往墓地大门口跑。

我顾不上回话,只是紧紧跟随女儿的步伐,一路小跑着冲向大门。终于赶在暴雨落下之前冲出了墓地。

“妈妈,我明白了,这些看似没用的知识真的很重要!”女儿抬起头,瞪大的眼睛盯着我说。

“真是好险好险!”我站在家门前,和女儿并排撑着颜色鲜艳的雨伞,还没缓过刚才墓园突如其来的暴雨给我们带来的惊吓。

“那妈妈以后要再教我更多更多这些常识!”女儿撅着小嘴,一副认真的样子说。

我欣喜若狂——女儿终于懂得这些人文通识知识的重要性了!作为一个资深理工科出生的妈妈,我深知这些看似与考试无关的知识,其实对孩子的成长帮助巨大。

它们是孩子未来立足社会,视野开阔,胸襟宽广的重要基石。

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便有意无意地在各种场合对女儿灌输人文风俗知识。

日复一日,我都在以温和平和的方式,帮助女儿构筑人文修养的堡垒。我深信,,坚持用各种方式培养,终有一天女儿的人文底蕴会日渐丰厚,对她的成长帮助巨大。

许多家长,尤其是理工科出生的家长,常常忽视培养孩子的人文修养,因为他们以为这些是孩子入学,升学与事业无关的“无用知识”。

他们过分注重培养孩子考试技巧,忽略了人文方面的养育。

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单一的应试训练虽重要,但相比之下,人文修养对孩子的意义更加深远。它们塑造孩子的气质、性格与境界,影响孩子的视野与胸襟,这些东西往往决定人的高度与境界。

正如陈志武教授所说,扎实的人文积淀可以让孩子“高瞻远瞩”,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反过来说,没有人文涵养的孩子,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很容易迷失自我。

我们作为家长,有责任抓住每一个场景与机会,利用节日,生活点滴,艺术修养等手段,来丰富孩子的人文修养。

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毅力与韧性,但回报也是巨大的。

人文修养就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它让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它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开阔我们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