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古代,封狼居胥四字代表着军事领袖的至高荣誉,而整个中国历史上,能够真正达成这一目标的人寥寥无几,仅有五位。第一个人,也是这项至高荣誉的开创者,是汉朝的英勇将领霍去病。

霍去病的名字,传扬千古,成为古代兵家的典范。他在17岁时就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率领轻骑远征漠北,展现了出色的指挥和领导才华。而在19岁时,他更是率军打通了河西走廊,为汉朝在西部边疆奠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霍去病的真正壮举发生在他21岁的时候,他率军横扫匈奴,成功达成了封狼居胥的伟业。这个荣誉不仅代表着对匈奴的彻底征服,更意味着霍去病在军事上的卓越成就。他的军事才智和英勇无畏让人们对他赞叹不已。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位年少成名的军事奇才英年早逝。霍去病在二十四岁时辞世,留下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传奇。

那么,当时正值壮年的霍去病,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少年霍去病,神勇无双却形单影只

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时期。

此时的汉朝正值鼎盛时期,国力强盛,版图辽阔。然而北方草原上的匈奴单于,却仍然是汉廷眼中最大的心腹大患。为了打击匈奴,汉武帝频繁发兵出击,并且积极培养年轻将才以取代老将的位置。

在汉武帝眼中,一个名叫霍去病的少年最为得宠。他是汉武帝心腹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从小跟随卫青出入军营,17岁时便以轻骑兵的身份率先试刀,生擒匈奴单于的叔父。这一战功劳斐然,霍去病被封为冠军侯,开始崭露头角。

21岁那年,霍去病更是打出漂亮的翻身仗——他率领汉军深入漠北,大败匈奴。此战一鸣惊人,霍去病威名远扬,汉武帝遂封他为狼居胥,令其镇守边塞。可见,霍去病是一个少年得志的军事奇才。

然而,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个看似气运如日中天的少年,内心却异常孤独。

霍去病生性刚烈,待人处事没有丝毫委婉。他深得汉武帝宠信,却无法结交朋友。朝堂上没人真心待他,军营中也无知己。再加上他打小便失去了父母,可以说是从小便没有谁疼爱过他。

霍去病的舅舅卫青对他还算友善,但迫于皇帝的压力,也只是保持着表面的和睦。卫青的妻子平阳公主甚至公开表露对霍去病的不满,她认为霍去病抢走了卫青的兵权,忘恩负义。

如果我们站在卫青这一方人马的角度,也许的确会有这样的想法。毕竟,霍去病从小跟着卫青长大,后来却在汉武帝支持下分走了卫青一半的战功。这对一个年过五十的老将军无疑是雪上加霜。

然而我们若看一看少年霍去病内心的想法,也许就不会这样苛责他。

霍去病一心想要在战场上闯出一片天,而非和朝堂上的权力集团周旋。他也曾设法与卫青修好,但卫青深谙皇帝用心,只是维持表面和睦。这让形单影只的霍去病更加孤立无援。

这样一个刚烈威武、却也内心软弱敏感的少年,注定会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仓促退场。

李氏势力被连根拔起,朝局强弩之末

公元前119年,漠北再起风云。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分道击匈奴。在这场战役中,李广部因误入迷途,与匈奴错过会师。

李广愧对汉武帝,于是在将军府中上吊自尽。

李广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族兄李蔡此时正担任汉朝丞相,权倾朝野。李氏一族势如日中天,让汉武帝都有些忌惮。

然而就在次年,一个更大的变故发生了——丞相李蔡也在家中自杀。

丞相无端自杀,实在匪夷所思。褚少孙在《汉年表》中称,李蔡是因为侵占陵区之地而自杀谢罪。然而这种说法怎么看都站不住脚。

一时间,朝野为之震动。李氏一族的没落,无疑给朝局带来了微妙的变化。

汉武帝心知,李蔡之死绝非其自愿。这必定是朝中某股势力所为,目的就是剪除李氏这个心腹大患。

那么,是谁策划了这样一个惊天阴谋?此时朝中最有可能这么做的,就是同样手握重兵的卫青和霍去病。

霍去病亲手射杀李广之子 李氏一族从此灭亡

公元前118年,又一则惊人的消息传来——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当着汉武帝的面,亲手射杀了李广之子李敢。

李敢作为郎中令和侍卫长,身份尊贵,本不应被随意处死。

那么,霍去病为何要当众杀了李敢?

原来在一年多前,李敢曾经动手打伤过大将军卫青,被卫青手下秘密处理了这件事。霍去病这个时候突然揭发这桩往事,大概是想给卫青出一口恶气。

毕竟,李氏一族的势力,对卫青也够让人头疼的了。

然而更重要的是,霍去病这样冲动的作为,很明显是在向汉武帝表明态度——他站在卫青这一边,和李氏势不两立。

于是,在霍去病的一箭之下,李氏一族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他们曾经在朝中称雄一时,现在却连一个能撑起场面的人都没有了。

朝局从三足鼎立,变成了两个集团你死我活的对抗。这对汉武帝而言,是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霍去病强迫汉武帝让太子离京 封王之争成为导火索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接连上书汉武帝,请求让他的三个儿子离开长安,封为外藩王去各自的封地。

这本是汉武帝最不愿看到的局面。他的几个儿子中,最受宠的就是太子刘据。刘据在长安受教于卫青一派的重臣,这些人都是卫青在朝中的代言人。

一旦太子等人离开长安,卫青就失去了在朝中牵制皇帝的法宝。正因如此,汉武帝一直拒绝封几位皇子为王。

然而霍去病接连上书,朝野上传言他要效仿周幽王和齐桓公,让诸侯王自相残杀。汉武帝顿时被群臣们的上书团团围困,压力十分巨大。

一个月后,汉武帝不得不屈服。他同意让三位皇子离京封王,并派人护送他们离开长安。

此时此刻,朝堂之上汉武帝的地位岌岌可危。他的皇子们离他而去,太子党们也失去了靠山。相反,卫青和霍去病掌握着手中的重兵,几乎可以说是手握大权。

一时间,隐忧开始笼罩在汉武帝心头。他必须采取行动,制衡住卫霍二人越来越庞大的势力,免得被他们摆布。

霍去病被发配边疆暗藏玄机 疑遭汉武帝暗中毒杀

就在霍去病强迫汉武帝让太子离京的同年,也就是公元前117年,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突然暴毙。

褚少孙在《汉年表》中引用其弟霍光的说法称,霍去病是得了急病去世的。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一个在沙场杀伐出生入死的悍将,怎么可能会得什么急病死去?这中间定然蹊跷。

或许,霍去病的死并没有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

在霍去病死后,汉武帝为他落泪,追赠了很高的官职。然而这恐怕只是皇帝的表演,目的是维稳军心,免得霍氏军团哗变。

真正的内情,恐怕正如有些历史学者的猜测——汉武帝为了削弱卫霍势力,暗中除掉了霍去病。

霍去病与卫青私交甚笃,却始终不能成为卫青的左膀右臂。于是汉武帝干脆将这个隐患扼杀在襁褓之中,一举两得。

至于为何不除掉头领卫青,则是因为卫青深得军心,处置不当后果严重。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孤立霍去病,然后毒杀之。

这样一来,霍去病集团失去主心骨,军力削弱;卫青也无法再通过霍去病牵制皇帝,被迫老实许多。朝局重回平衡。

当然,这只是历史学者们的一种猜测。真相究竟如何,恐怕到了地下才有问得清。但无论真相为何,我们都不应质疑这个年仅24岁的少年将军,为国捐躯的高尚品质。

青史留名的战神,最终沦为朝堂罪人。当权力的游戏进行到白热化的时候,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颗随时可以踢开的棋子。这就是霍去病最终的悲剧。

回望那段历史,褪去光环,留给我们的除了敬佩,更多的也许是惋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