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是皇帝,却有那么多不同的叫法呢?今天小花粉就给大家细细来理一理,各位看官老爷只需花30秒钟浏览一下,便能完全完全明白史书及各类资料教材为何对这些的帝王会有诸多不同的叫法,其实就为了突出两个字——简便,怎么简便怎么称呼。为何这么说呢,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三者的区别
谥号和庙号起源于商周时期,都是死后追尊的,简单说就是死人用的;而年号则是起源于汉武帝,是皇帝登基后改元纪年用的,简单说就是活人用的。
其中谥号跟庙号又有区别,谥号用得更加广泛,除帝王外王公大臣甚至皇后妃子都可以用;一般而言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的带有评判性质的一种名号,适用性比较强,所以说谥号有褒义的也有贬义的,例如大家熟知的汉武帝的“武”和隋炀帝的“炀”,就是一褒一贬。
庙号则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一般而言初代为“祖”继任者为“宗”,比较讲究礼法;在选词上也会根据生平作为去选用,基本全都会选用相对褒义性质的词汇,但其诠释意义而言是远不如谥号来得准确的。例如我们的大明战神朱祁镇明英宗,虽然是一个昏君,但他的庙号却上了一个“英”字;又比如明武宗朱厚照跟汉武帝刘彻,虽然都是“武”字,但诠释的意义造成不是一个量级的。
其次,再来了解一下同是皇帝为何会存在不同的叫法
唐朝之前普遍用的都是谥号,因为谥号最能反映一个人生平功绩,不拘泥于是帝王还是王公大臣,而且基本每个皇帝都会有谥号。但庙号在唐朝以前却并非每个朝代都有,也并非每个帝王都能放进太庙享受供奉,所以使用上没那么广泛。例如秦朝便没有太庙制度,所以也就没有庙号可言,而西汉虽有十五位帝王,但最后能在太庙用供奉的只有四位,分别是汉高祖刘邦、汉太宗刘恒、汉世宗刘彻、汉中宗刘询。
唐朝往后,庙号开始兴盛起来了,几乎每个帝王都有庙号。而与此同时也是在唐朝,武则天称帝后,为了彰显唐太宗李世明的不世伟绩,给他的谥号添加了更多赞扬性的词汇以区别以前的帝王。原本李世民的谥号为文皇帝即唐文帝,修改后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从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后续大家都开始恨不得把辞海里所有好的词汇都添加到帝王的谥号里,例如到了康熙时,他的谥号已经发展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这就失去了谥号本来意义,而且那么长的谥号称呼起来非常的不方便,因此从唐朝开始皇帝便不称谥号,而称庙号了。
再来说说年号,年号一般也会选择相对具有寓意或是憧憬性的词汇,因为是帝王为自己选的代表词嘛,比如说永乐和乾隆就都是相当富于寓意的词汇。那么为什么不用年号呢?
主要是因为年号的发展要相对晚一些,而且当时年号用起来还没那么正式,很多帝王高兴了或是愤怒了又或者发生天灾人祸了,就会选择换一个年号。一般而言一个皇帝都会有两到三个年号,多的像唐高宗李治拥有多达14个年号,使用起来也非常不方便。直到明朝开始,才稳定下来一帝一年号(明英宗朱祁镇除外,他复辟前后用了两个不同的年号),所以明清两朝的帝王我们更多称其的年号,这样更加简便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