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蕴钟灵,川含毓秀。

南拥吴楚、北抱淮地的江都,

自项楚江边建都以来,

历代枝繁叶茂,

名家辈出。

他们推动着江都的发展与兴盛,

延续着江都的人文传承,

造就了江都的儒雅风流,

共同书写着江都的灿烂文明,

永远彪炳史册。


江都公主·刘细君


提到历史上的和亲公主

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出塞的王昭君

但你知道西汉

其实还有一位著名的和亲公主

刘细君吗?



刘细君


记载有名字的公主。

主,是历史上第一位真正

公主、细

君公主、乌孙公

生于汉朝江都,史称江都


刘细君(公元前141—前87年),汉武帝侄孙女,江都王刘建之女。元封六年(前105年),为联合西域民族乌孙抗击北方强敌匈奴,汉武帝加封刘细君为公主,并将其嫁于乌孙昆莫(乌孙称国王为昆莫)猎骄靡为妻,此举比王昭君出塞尚早72年。


乌孙地理位置图


刘细君远嫁乌孙,是同张骞通西域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的。汉初中原一直受到北方匈奴的骚扰,汉武帝听取了张骞提出的联合乌孙以“断匈奴右臂”的建议,命他为中郎将,率三百人于公元前119年再度出使西域。张骞到了乌孙,要求乌孙王昆莫东回故土(指敦煌祁连之间的地区),臣服于汉,以防匈奴,并答应把汉公主嫁给他,作为结盟的条件。


但乌孙王不敢得罪匈奴

所以在迎娶细君为右夫人的同时

也娶了匈奴公主为左夫人



细君到了乌孙后,常以“置酒饮食,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以博取乌孙贵族们的欢心。同时她自治宫室居住,岁时方与昆莫相会,置酒饮食。昆莫年老,且言语不通,公主悲愁思归,曾作《悲愁歌》自遣。《悲愁歌》为后世传诵,被称为历史上的第一首边塞诗,被班固收入《汉书》,后来又收入汉诗,称为“绝调”。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王延。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悲愁歌》


汉武帝闻报后心中怜悯,于是隔年便派使者探望,并以帷帐锦绣赠送,以缓解她的思乡之情。后来昆莫对刘细君说,我老了,按照我们民族的习俗,我死后你应当嫁给我的继承人。刘细君不愿意,上书汉武帝说明情况。汉武帝派人传话,要她遵从当地风俗,为的是与乌孙友好,共同对付匈奴。昆莫死后,其孙岑陬继位,刘细君又改嫁岑陬,生一女,名少夫。


刘细君精通音律,曾创制琵琶。晋人傅玄《琵琶赋·序》对之考证甚详。唐《乐府杂录》曰:“琵琶,始自乌孙公主造。”


刘细君于汉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

病逝于乌孙,

享年54岁。

她为改善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为汉王朝的安邦睦邻作出了重要贡献。


细君公主的贡献


细君虽然玉陨,但她对国家所产生的作用却是巨大而长久的。乌孙“东与匈奴、 西北与康居、 西与大宛、南与城郭诸国相接”,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细君公主和亲不止遂了汉武帝与乌孙联盟共同打击匈奴的愿,还促使西汉彻底打通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