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不过大唐宫廷政变相较于宋明,来的更加混乱一些,所以李世民发动了政变夺位后,李氏子孙多有效仿,最著名的就是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他不满于父亲宠爱李泰,又时时担心自己的位置不保,于是铤而走险策划谋反逼宫,不过最后以失败告终。李承乾被贬黜京师后,李泰也一并被下放远离长安,在众人以为李世民要立吴王李恪为太子时,却没想到平时懦弱无争的幺子李治,竟被李世民选为了国家继承人,那么他为何会选择软弱的李治,而不是类我的李恪呢?

李世民一开始是想过要立李恪,不过被长孙无忌拦了下来,主要是因为李恪是杨妃所生,属于庶子。而且李恪的外公正是大名鼎鼎的杨广,有了前朝的血脉在,李恪无论如何都当不了太子。李治是长孙皇后与李世民的小儿子,长孙无忌又是他的舅舅,随着李承乾、李泰相继失去了储君资格,长孙无忌只能把家族的兴盛,全系在李治这颗独苗上,所以他才不遗余力地推李治上台。

事实上李治并不是个软弱的皇帝,反而十分英明能干,不过许多人是被他的表面欺骗了,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不止知进退懂分寸,更知道如何隐藏自己的野心,对待百姓可以做到爱民如子,在李治执政期间,大唐的领土面积是最广的,还为了后面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李治是个有作为的帝王,而并非影视剧中软弱多病的小儿子。

李治获得皇位凭的是智慧,在太子与李泰两人相争时,其余的兄弟们纷纷站队,唯有李治一人在当个乖小孩,不争不抢,时不时去李世民面前刷个存在感,让被儿子们伤透心的李世民感到一丝慰藉。李治即位后先是力排众议迎接武氏回宫,可能有人认为他深爱武则天,当然爱意肯定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为了破除后宫的政治势力,李治之后开始提拔寒门官员,以此对抗朝中势力最大的关拢集团,又借长孙无忌之手杀死了吴王李恪,真正将君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李治之所以能成功登基,少不了长孙无忌的推波助澜,不过李世民也正是看中了李治的心慈仁善才选择了他,李世民料想等李治当皇帝后,肯定也会善待他的兄弟们,而李恪虽然也优秀,但前朝的血脉是始终过不去的坎,加上长孙无忌也不会同意,所以李治才是最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