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秋天了,在江南的绍兴街上,还有个老太婆在高声叫卖六角竹扇。入秋卖扇子,生意清淡,顾客寥寥,是可想而知的。这时一位官人模样的壮年人,来到老太婆面前,接过一把扇子,从随从那里取过笔墨,随手在扇面写了几个字。老太婆很生气,一把夺过扇子,顺手就要抹去上面的字。这官人急忙制止她,并说:“老人家,你不要见怪,每把扇子我都给你写上字,你只管说是王右军写的,要卖一百个大钱一把。”老太婆到市上逢人就说:“谁买!谁买!是王右军写的扇子。”果然人们都抢着买,一会儿便卖光了。这个王右军是谁呢?他就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号称“书圣”的王羲之。因他曾经挂过右将军的官衔,所以人们都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字少逸,晋代浙江会稽(绍兴)人。他是当时东晋丞相王导的从子。王羲之小时候并不显得有过人的聪明,甚至连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差。但他热爱学习,特别酷爱书法,从小就学写字。到了七岁,字已经写得很不错。接着又坚持写了四、五年,到十二岁,他按高要求,仍觉得自己进步不大。一天,他偶然在父亲床上的枕头下,发现了一本名叫《笔说》的书,是专谈书法理论的。他高兴极了,马上认真读起来。同时结合书上所说的理论,努力实践,不到个把月,写出的字,果然大有进步。练了一段时间后,他便去拜四世善书的大女书法家卫夫人(名铄,字茂漪)为师,书法更为大进。但羲之并不满足,他想通过更多的途径和向更多的老师学习,特别钦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刻苦精神,决心效法他,并设法参阅更多的古代名碑、书简,以扩大自己的眼界。

他终于出门了。首先渡过长江,北游名山,不仅得见李斯、曹喜等大家的字,而且在许下(今河南许昌一带)还看到了钟繇、梁鹄等名家的作品。到洛阳又见到蔡邕用三种字体写的石经》,并在他的堂哥王治那里看到了有名的《华岳碑》。由于博览了秦汉以来这些篆、隶的综古之迹,顿觉眼界大开,心胸广阔。他继承优秀传统,向众碑学习,把各家不同笔法,融汇贯通,运用到自己的书法中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楷、隶、行、草方面,都有了独创,终于开一代书风,成为那个时代的最佳“体势”。他“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后人称他书法的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又象“龙跳天门,虎卧凤阁”。这是对他书法的最高赞美。

王羲之学习书法的刻苦情神,是古来公认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写了一篇名著《墨池记》,肯定了王羲之学书的成就完全是“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意思是说,他的成就完全是以全部精力学习所取得,决不是天才所致。

王羲之的书法对后世的影响极大。以后历代的书法家,没有不学他的。每朝每代都有他的继承人。到了南北朝时,南朝陈国吴兴永欣寺的一个和尚叫智永,曾名冠一时。智永本姓王,据说他是王羲之的第七代孙子。浙江会稽人。人们都称他智永禅师。

当时大家都喜欢他的书法,一天到晚都有人找他,不是向他要字,就是请他题词或写招牌,人来人往,常年累月,把他住处的门槛都踩烂了。弄得他只好用铁皮把门槛包起来,人们便称之为“铁门限”(即铁门槛)。

智永的书法为什么能得到这样多人赞赏呢?这当然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他曾临书整整三十年,从不间断;还用楷书和草书写了八百多本《千字文》,送给浙江的各个寺庙。他这样日日夜夜地写呀写,毛笔头写秃了,便拔下来,丢进大瓦罐里,再换上新的……经年累月,整整积累了十来罐。据说每罐的容量有好几石。后来他把这些笔头全都埋起来,称之为“退笔冢”。这当然有夸张的成分,但却有力地说明:要取得收获,必须辛勤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