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是清朝封建统治者为自救而推行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运动。

洋务运动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清朝封建统治者为自救而进行的运动,虽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旧的制度框架内推动了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促进了封建主义内部的革命因素增长,也为日后八国联军侵华和中国的屈辱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一些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强兵富国的方式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以恭亲王奕诉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即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或实施西方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这些举动开启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进程。虽然由于与西方现代化社会相比,传统封建社会的制度体系难以相容并存,这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

洋务运动在清朝末年提出,并实施了近代化改革方案,但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然而,此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后来的改革和革命提供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