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姓景氏,黄帝后裔,祝融氏族,楚国公族,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谥号景平王。长庶子令尹子西让位于弟,强宗立族,继承衣钵,子西后裔为景平王氏(后简称景),距今2535年,这是迄今为止华夏姓氏家族第一个有准确立姓年代的姓氏。


一、景氏世为楚公族

  楚国贵族昭、屈、景三家,均与楚王同姓,《庄子·庚桑楚》曰:“是三者虽异,公族也。昭景也,著戴也。甲氏也,著封也。非一也。”王逸注《楚辞》自序云:屈原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景氏,从《庄子·庚桑楚》可知,为公族,与楚同宗。郑樵《通志·氏族略》称“以族为氏”,饶宗颐《楚辞地理考》曰:“景,盖亦楚公族,别为氏者”,“芈姓后”,“楚王族之强者”。

  姜亮夫《屈原赋校注》曰:“景氏之先无可考,以《庄子》之意度之,亦楚封君之后也。”徐中舒《巴蜀文化续论》以为景氏出于楚顷襄王,“顷襄王之顷,本当作景,顷、景古音同在耕部,故得相通,今云南傣族中有景颇、耿马等族,即当顷襄王之后。当白起拔楚鄢、郢,楚东徙寿春,这些楚王族的近支,就不得不各率其部属向西南奔窜”。

  曾祥文《楚昭屈景三氏起源及其政绩》指出,“景氏最早出现于宣王之时,考虑景氏形成所需时间,让以音义,景氏应为简王之后”。李玉洁亦云:景氏亦是出自楚王之后。由于史载不详,据推测,景、简同声假借,景氏可能是楚简王之后。《古今姓氏书辩证》曰:“战国时,景氏世为楚相,景翠、景舍、尤其显者。后有景差,能赋。或云楚之公族,别为景氏。汉高纪:东阳人立景驹为楚王。

  文颖注曰:楚族,景氏驹名。高帝九年,徙齐楚大族,景氏、昭氏、屈氏、田氏、怀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好畤、华阳诸景是也。


  历史记载没有解决究竟出自于楚国的哪一个王,只是肯定出于楚公族,世为楚将相。 

二、出土文物证明,景氏为楚平王之后

  1973年,湖北当阳季家湖楚城遗址1号台基内出土一件青铜甬钟,称为《王卑命钟》,钲部和左鼓部有铭文12字:秦王卑命 (钲部) 兢坪王之定救秦戎(以上鼓左部)。此钟仅是一套钟中的一件。黄锡全连读“平”、“王”,指楚平王。楚史专家李零认为,“兢坪”应读“景平”,是楚平王的双字谥,如“献惠王”省称“惠王”、“顷襄王”省称“倾王”或“襄王”;“定救秦戎”是指定婚于秦,“救”读为“逑”;铭文讲楚秦联姻之事。李零“兢坪”连读,是一个很大的贡献,亦有据,江陵望山一号楚墓竹简10:“柬(简)大王”,即“简王”;寿县楚王墓出土的《曾姬无卹壶》称“聖之夫人无卹”,刘节《古史考存》第133页:“聖夫人即声桓夫人。”望山简“聖(声)(桓)王”亦省称为“声王”。

  包山楚简有“兢氏”11人,见《包山楚简》简68、81、90、110、118、121-123、131、155、163、180、187,徐全胜既以为“兢氏”即《姓苑》中的竟氏,同时又指出,“复疑兢氏即文献之景氏”。李零则指出,“他的后一种考虑才是正确的”。因为:楚平王的谥名本来是作“兢坪(平)”;“兢平”的“兢”字,根据谥法命名和文字通假惯例,正好应该读为“景”。楚文字中的“兢”氏,其实也就是古书中的“景”氏,它的来源是楚平王谥号中的“景”氏。

  李零之释,还能找到旁证:1984年长沙收集《燕客铜量》铭文有“工差(佐)兢之”;1981年5月至1989年底,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工作站在江陵县九店发掘东周墓596座,在墓地出土了一枚楚印,有4字:“竞人之鉨(玺)”,竞,即“景”氏。何光岳则从地名演变的角度提出,竞,或为“竟”,《史记·春申君列传》曰:“(白起)拔鄢郢,东至竟陵。”秦置竟陵县,在今湖北天门县西北。竟陵,又作景陵,是楚平王之陵,在楚文字中,“兢”氏即“景”氏,则是明确的。

  借助古文字材料,我们才终于明白,它就是楚文字常见的姓氏“竞”字。竞氏在包山楚简和楚国铜器、楚国玺印中都有发现,我们已经知道:楚平王的谥名本来是作“竞平”;“竞平”的“竞”字,根据谥法命名和文字通假的惯例,正好应该读为“景”。其证据是,1973年湖北当阳赵家湖楚城遗址1号台基出土过一件青铜甬钟,铭文作:“秦王卑命,竞平王之定救秦戎”。这件铜器应是编钟中的一件。

  但现根据新出楚简,我们可以确认,铭文中的“竞平王”就是古书中的楚平王。楚平王(?公元前516年),芈姓,熊氏,名弃疾,继位后改名居,又称陈公、蔡公,是楚共王幼子,楚灵王弟,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528年公元前516年在位,谥号景平王。

  我们才终于明白,楚文字中的“竞”氏,其实也就是古书中的“景”氏。它的来源是楚平王谥号中的“景”字。昭氏和景氏都是来自春秋晚期的楚王,他们的后代为什么在战国时期最显赫,这也是耐人寻味的事情,第一代景氏究竟是谁呢?


三、景氏出于平王长庶子公子西

我们明白了景氏为楚平王之后,但究竟谁是景氏祖宗,谁是景氏第一代人?

  楚平王公元前528年公元前516年总共在位13年,昭王在15岁时继承王位,这时的子西应该是30岁左右,比昭王应该大10岁以上,子西应该出生于前545年左右。楚灭陈、蔡二国后立他担任陈公、蔡公,后楚灵王死,楚平王立,为与各诸侯国和好,楚平王立陈哀公之太孙公孙吴为陈国君主,蔡灵侯之太孙公孙庐为蔡国君主,恢复两国。

  楚平王一共有五个儿子,长庶子,王子申,字子西;次子太子建,字子木,母郧女;三子王子结,字子期;四子王子启,字子闾;五子楚昭王,母伯嬴。

  孙子辈主要有公孙宁,公孙宽。白公胜事件后,公孙宁出任令尹,公孙宽出任司马。

  先看,长庶子子西(约公元前545年--前479),楚国令尹,名申,又名宜申,楚昭王兄长。前479年,子西被白公胜所杀。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公孙宁,次子公孙朝。公孙宁,字子国,前479年,父亲子西被白公胜所杀。白公胜之乱平定后,沈诸梁把令尹让给了子国。前478年,楚惠王占卜子良能否作令尹。叶公沈诸梁认为王子不适宜当令尹,于是令尹由子国就任。前477年,巴国进犯楚国,三月,子国率师大败巴国,被封在析。

  其次,看太子建,字子木,春秋时期楚平王的嫡长子。他的儿子白公胜(齐女所生)、王孙燕。白公胜为报仇,杀了子西、子期、子闾等叔伯,后来逃往秦国。后为白氏祖宗,这个不可能。

  再看,老三公子结,字子期,芈姓。其子公孙宽,楚《墨子》中称为鲁阳文君。伯父令尹子西、父亲司马子期被杀,平乱后,沈诸梁以子西之子公孙宁为令尹,子期之子公孙宽为司马。前476年,越国入侵楚国,公子庆、公孙宽追击越师,到冥,没有追上,回军。公孙宽后裔为鲁阳氏,这个更不可能。

  最后,看公子启,字子闾,楚平王之子,楚昭王之兄。 前489年,楚昭王在出兵前占卜,战争和退兵都不吉利,楚昭王自知难逃一死,便打算死在仇敌手里,他先后命令兄长公子申和公子结继承王位,二人都不同意。楚昭王又命令公子启继承王位,公子启推辞了五次后同意了。不久,楚昭王得了病,死在城父,公子启退下来说:“君王舍弃他的儿子而让位,臣下们岂敢忘记君王呢?服从君王的命令,是顺乎情理的;拥立君王的儿子,也是顺乎情理的,两种顺乎情理都不能丢掉。”公子启便与公子申、公子结商量,秘密转移军队,封闭有关道路,迎接越国女子为楚昭王生的章即位,然后退兵回国。公子启为人低调,后人也不显著,所以,也不可能成为强宗。

  “昭”、“景”是新兴贵族,它们的出现比较晚,景氏立族当在楚平王逝世后,谥号景平王,子西是长庶子,应该是芈姓熊氏,但是他这一支是楚王族中的最强宗,强宗立族是必须的。所以,景平王氏只能由子西一支来继承,公孙宁、公孙朝是景氏第一代人,并且是景氏立足后的两支。

  我们再看出土的文物。“兢坪王之定救秦戎”则应该解释为景之定救秦戎或者景定救秦戎,古人名字中加一个虚字“之”,只是为了解决平仄问题。

   景定救秦戎事件应该发生在秦灭大荔戎期间,《史记》载厉共公十六年(前461),以兵二万伐大荔,取其王城。(《表》作“伐大荔,补庞戏城”;《传》作“秦厉公分灭大荔,取其地。”)

  竞坪王”还见于葛陵楚简,看来作为谥号字的“景”在出土文献中毫无例外读作“竞”。现在周代谥法用字部分保存在《逸周书》的《谥法》篇中,其中“景”字有三说,一说:“由义而济曰景”。二说:“布义(一作德)而刚曰景”,陈逢衡注云:“《春秋考异邮》曰:‘景者强也。’”三说:“耆意大虑曰景”,孔晁注云:“耆,强也。”(见《逸周书汇校集注》70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黄锡全等先生曾将“竞坪王”解释为“武力强大或强盛的楚平王”(《“救秦戎”钟铭文新解》,《江汉考古》1992年1期),虽不准确,但“竞”字确可训作强劲之“强”,两字古音也相近。《谥法》篇中的后两说的“景”可能都是“竞”之假借。先秦考古资料中迄今未见“景”氏,一律写作“竞”,而汉代人名中却只见“景”氏,而不见“竞”氏。近年出土铜器中的出现了“竞之定”,专家认为与“兢坪王之定”与应是同一人。

  以上说明,景之定(景定或景宁)是楚国一名将军,是楚平王的孙子,在前477年左右曾率兵救援秦戎,证明秦楚之间的斗争很激烈。将军景之定是迄今为止最早出现的景氏人物,能够刻录到编钟上便是可以彪炳千秋的人物。

出土的楚国铜器和竹简上,把楚平王称作“竞平王”,学者们知道了“竞”就是传世文献中的“景”,楚景氏出自平王,但具体传承依然不清楚。在这批竹简中,大多数占卜都是为一位名叫“竞(景)快”的贵族而作的。他祷祠的对象,有竞(景)平王,有令尹子西,即楚平王长庶子。这清晰表明该家族出自楚平王之子子西。

  这样,出土文物上的楚平王之定,是当时楚王之外的最著名人物,是子西的儿子,楚平王的孙子,时间上公孙宁也最符合,所以,我认为,景平王之定(或者景定)就是令尹子国,子国、公孙宁、景之定应该是一个人,事实上古“定”字与“宁”字写法一致,后世学者将景之定就任城景之宁,就是景氏的第二代人。再者,前477年,公孙宁尚未获得析君封号,称之为景平王之定,符合称呼。

  公孙宁(约前520年---前450年),字子国,楚平王之孙,令尹子西之子,定字与宁字在金文的写法上也有异曲同工指出,意思也基本一致。初为右司马。前479年,子西被白公胜所杀,旋白公胜之乱被平定。前478年继沈诸梁任令尹。前477年,巴国进犯楚国,三月率师在鄾地(今襄阳市西北)大败巴国,被封在析(今河南西峡南),为楚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君。

  这样,父子同样都担任过令尹,由公子西强宗立户,为景平王氏(后简称景氏),前477年景氏在楚国第一个有了封地,成为析君,属于楚惠王时代最为显赫的公族。

     四、战国时期,景氏大放异彩

按照,景氏世为楚相,强宗立族,景氏的世系应该是这样子的,子西是景氏之祖。子西的儿子起,景氏开始一代又一代传承。

第一代 子西,景氏始祖,楚国令尹。

第二代,景宁,即公孙宁(競之定),字子国,楚国最后一任令尹。前477年,巴国进犯楚国,三月,子国率师大败巴国,被封在析,为首任析君

子西的二子公孙朝(競之朝),景宁的弟弟(吴起变法时,有宗族景监逃至秦因应是景朝的后裔)。

  第三代,景墨启(或墨肩)(活动时间约在前433年前),公孙宁长子,景氏立族后第二代人,第二代析君。主要生活在楚惠王时期,这个时候,国泰民安,出国对外战争也少。

  第四代,景述(活动时间约前380年前),墨启之子,第三代析君。这时析君应该是驻地的。主要是简王、声王期间,这个时期,封君比较多,但是,作为最早封君的景氏,这时候有了一个较大发展,景氏子孙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随着秦国的崛起,边防任务日益繁重,王族大家景氏要承担起保家护国的任务,随着出后来封君制度的改革,封君就不在驻地了。

  第五代,景舍(约前410--前330年),字子发,楚宣王将,宣王司马,应为析君景述之子,吴起变法后(前386-前381年),楚国公族景氏掌握了楚国的军事大权,景舍崭露头角。前354年,景舍救赵;前343年,西伐高蔡,辞不受赏。

景监(前400年--前330年),也是景姓出现较早的一个著名人物,与景舍是同时代人,是景舍远房堂兄弟(子西弟弟公孙朝的后人)是景氏第五代人。受吴起变法影响,逃奔秦国,成为秦孝公的宠臣,向秦孝公推荐商鞅变法(前359年),景监应该是栎阳侯景丹的直系祖宗,当时秦都在栎阳,监后人应该生活在此地,后汉时期,景丹列云台28将,景氏另一个郡望堂号为冯翊郡便出于此。网上有人说景监是太监,纯粹是胡说八道。

  第六代,景翠(约前370---前290)。楚威王、怀王将,爵至执圭,官至柱国。前333年,威王任命景翠担任楚军统帅,率军北聚南阳;前312,景翠攻韩;前307年宜阳救助;前300年,献城孟齐。按家族传统,景翠应该是景舍之子。

景缺,楚国北方边防大将,守卫襄城。楚怀王)二十九年(前300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杀我将军景缺。应为景舍之子。

景快,楚将,前298年,秦庶长奂伐楚,杀楚将景快。应是景舍之子。

  第七代,景鲤(前350至前290)。楚怀王将,司马.令尹,应为景翠之子。

景军,汤公,怀王时期官员。有事可以直接向左尹汇报,急事可以面君,应为景翠之子,景鲤之弟。

  第八代, 景伯(前330---前252年),柱国。应该为景鲤之子。

  第九代, 景阳(前300---前230年)应为景伯之子,将军、司马,兵形势家。楚顷襄王将,前257年,景阳救赵。景阳及其门人将祖宗作战经验写成景氏十三篇,后世称为景子。

  第十代,景差(约前280--前220年),景阳之子。楚顷襄王臣,著名辞赋家。秦亡楚后,迁豪族12万户入关中,景差子孙应该是迁入关中的,更有汉初刘邦迁齐楚大姓进入关中,但是,由于远古祖宗曾为夏王朝有亲密关系,其子在汉初到了河东,更有到达山西太原(晋阳),景差后世被列为晋阳堂始祖。

景驹,景阳之子,秦末农民战争时的楚王。秦末楚国贵族,被拥立为楚王。前208,陈胜被车夫所杀。正月,秦嘉自立为大司马,拥立楚国王室后裔景驹为楚王。四月,原楚国假贵族无耻的项梁竟然借口景驹背叛陈王,大逆无道,打败秦嘉,并将景驹杀死。景驹的的起义给了腐朽的秦王朝统治者当头一棒,为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这样子,景氏从春秋末年立族,经历战国近300百年,传承十代,成为活跃于华夏舞台上一个贵族姓氏。战国末期,与秦作战,景氏子孙冲锋在前,楚亡后,肯定受到秦的打击,受的内伤肯定不轻,四处躲藏,这时应该全国各地有了景氏。但一些名望大户,受到秦的关注,迁居咸阳。汉初,按照楼敬的建议,迁齐楚大姓进入关中。

汉代,景氏子孙开始在关中及中原开枝散叶,晋南、豫西就有了景氏,其中一支还进入四川。景差子孙进入山西后,来到了晋阳,以景差为祖宗祭祀,南北朝时期及隋唐时期,景氏成为晋阳大姓。

景氏子孙,汉代有景毅(经学家),景丹(东汉云台28将),五代有景延广(后晋宰相),景范(后周宰相),明代景清,民国景梅九,当代有景海鹏、景俊海、景甜、景岗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