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加油”这个词汇在日常交流中是非常常见的词汇,通俗易懂,这里加的“油”,可不是我们炒菜用的油,也不是汽车加的油,而是一种形象的表示,是表达一种鼓励他人的行动的意思,在比赛时我们会向运动员们喊“加油”;当高中生临近高考时,面临自己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时,我们会对莘莘学子说“加油“。加油是个衍生词,那么,在遥远的过去,在古人的社会中,如果要表示对某人的勉励,他们又会怎么说呢?

古时候最早的勉励

那古人不说“加油”,那是通过什么方式来鼓励他人呢?其实在古代最早关于勉励的话术是来源于我们的《诗经》和《论语》等作品,《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总共收录了西周时期到春秋时期的大多数民间诗歌。《诗经》的内容丰富,主要反映的主题有周代社会的劳动人民之间的爱情、战争的残酷、风俗习惯、祭祀传统等。其中《民劳》中的“无弃尔劳,以为王休。”说的意思是老百姓不弃前功更努力,为使君王得福气。这也算的上是古时候最早的“加油”了吧。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通常会使用一些富有哲理和深刻内涵的话语来鼓励和激励他人。这些话语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和勇气,让他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以美好的愿景劝勉之辞来鼓励人们奋发向上,追求美好的生活《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论也常常着重强调自律、道德和学习的重要性,以鼓励人们在道德修养和学术上不断努力。例如在《论语》中,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虽然不是直接鼓励人们加油,但它表达了一种向优秀的人学习的精神,让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不断改进自己,追求更高的目地。

另外,在古代的军事文化中,也有许多鼓励和激励士兵的话语。例如在《孙子兵法》中,孙子曾经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了解敌情、熟悉自己的精神,鼓励士兵在战争中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关于军事上的鼓励话语,往往是最常见的,我们后面会说到。


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望梅止渴的故事吧 望梅止渴的原意是梅子酸,当人想吃梅子的时候,嘴里就会不自主地就会流下口水,反而起到了止渴的作用。这个典故出自于《世说新语·假谲》。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建安三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但是当时天气热得出奇,烈阳当空,晴空万里,这样的天气对于行军者来说,对其身心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折磨。部队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走,两旁密密麻麻的树林草丛,更是让士兵们看不到路的尽头,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都可以反射出光芒,让人透不过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逐渐的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忍受不住这样的高温,竟然昏倒在路旁。曹操眼看着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心中暗自想:将士们的军心逐渐涣散,这样的军队,还怎么能够上战场作战呢?再者说自己是悄悄急行军突袭张绣,如果行军速度慢了,贻误了战机,让张绣得知了情报再做好了准备,对我军是非常不利的。到时候我军以疲倦的姿态匆忙应对张绣虎视眈眈的军队,一定会大败而归。

曹操想到这里,心里很是着急。可是曹操放眼望去,周围净是些树林草丛,哪来的水源呢?眼下几万士兵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行军的速度呢?必须要想个办法了。于是曹操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向导先生,这附近可有供士兵解渴的河流?”向导摇摇头说:“将军,附近没有河流,泉水倒是有,但这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我们要绕着山谷过去,那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哩。”曹操想了一下说,“既然要绕道,那无疑会延缓行军的时机,得想一想其他的办法了”他看了看前边看不到尽头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计上心来。

曹操骑着马快步来到了行军队伍的前头,精疲力竭的士兵抬头望着曹将军,不知道将军有什么话要说。只见曹操用马鞭指着前方的树林说:“士兵们,这里的地形我熟悉,我已经知道我们行军路线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多汁,大家穿过这片树林,再多走几步路,就能吃到那梅子了!”士兵们一听,犹如听到了金玉良言,身上的燥热也缓解了许多。

仿佛那鲜嫩多汁的梅子已经吃到嘴里,很多人不由得嘴巴里都流下了口水。听到曹操这么说,大家的精神为之大振,恨不得大步向前赶快去吃到那梅子,于是全军的士气大振,行军速度也快了不少。这样,曹操通过一个精明的手段,抓住了大家现在的需求,提高了行军速度。不得不说,曹操这一手“望梅止渴”,起到了和“加油”异曲同工的效果。

无独有偶,在秦朝也有这样激励人心的故事。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其中就有项羽反抗秦朝统治。

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在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一鼓作气攻陷当时的复兴赵国的国都邯郸。赵王歇及丞相张耳被迫退守在巨鹿一座孤城,秦将王离率领20万大军围住巨鹿,围点打援,就等着巨鹿城内粮食吃尽,到时候赵王歇和张耳就不得不城门大开,自愿请降了。与此同时,章邯军驻扎在里巨鹿不远的棘原,并修筑了甬道来保证王离军的粮草补给,作为王离最坚实的后援。而当时赵国境内还有赵将陈余率领数万赵军在外,但仅凭着这点兵力根本无法打破秦军的包围。而且因为兵力对比悬殊,各诸侯也迟迟不敢出兵救援。这个时候,反秦的局势陷入了最危急的时候。

当时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当时的项羽只是一个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宋义率兵来到安阳之后迟迟不出军,和诸侯一样,宋义也决定采取围观的态势。这下可让项羽着急了,去跟宋义说:“秦军包围了巨鹿,如果我们再不出兵,赵王将亡。为什么不现在和赵军两军相会,里应外合共同抗击秦军呢?”宋义说:“现在时机不好,倒不如等秦军主动出击赵军,我们在乘虚而入。”他又得意洋洋地对项羽说:“论上阵跟敌人交锋,我比不上将军你;但要说坐在帐篷里运筹帷幄,将军你就比不上我了。”

项羽对此很不满意,秦军根本不可能主动出击,只要待到赵军被围得兵粮寸断,城中的军队就不攻自破了。于是项羽决定推翻宋义,自己出军援助赵军。第二天,项羽趁朝会的时候,拔出剑来把宋义杀了。之后项羽提着宋义的脑袋走出辕门,他大声宣布宋义背叛了楚怀王,自己奉命斩杀宋义,将带领大家出军援救赵国,军中萎靡的士气瞬间荡然无存,全军上下为之振奋,同时这个消息也震惊了诸侯和楚怀王。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先饱餐一顿,然后传下命令:“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意思是说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砸个粉碎,烧掉将士驻扎用的帐篷,三军将士只带够吃三天的粮食,速战速决,击溃秦军。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激励自己的士兵,不成功,便成仁。

就这样,在自己断掉退路的楚军战士没有回头路可言,他们只得奋起杀敌。史书记载: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切断了运输粮草的甬道,如同一把把尖刀插入秦军的心脏地带,最终大破秦军。秦军主将王离在乱战之中被斩杀,其余的副将有的战死,有的缴械投降。而棘原章邯在听到王离军大败的时候,根本来不及援救王离,战争就已经结束了。可见这场巨鹿之战结束的之快,如此规模的秦军,转瞬间便灰飞烟灭。

巨鹿之战不仅援救了赵国,同时也是反抗军反秦的重大突破,将整个局势完全逆转,此后秦军转攻为守,一蹶不振,在两年之后,秦朝覆灭。巨鹿之战中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名。此战之后,那些不敢出兵的诸侯在项羽摆的庆功宴上甚至无人敢正眼看项羽。此后,楚霸王的时代开启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的号令也成为了当时名震一时的口号。

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许多民间故事和历史典故也充满着勉励人心的内容。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通常是为了正义和善良而奋斗的榜样,他们的事迹鼓舞着后人不畏艰难险阻,追求理想和成功。而他们所留下的话语,正如“加油”一般,富有感染力,能够鼓励大家的行动。

结语

中国古代的勉励话术源远流长,主要表现在教育、文学和军事政治等领域。这些话术旨在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现在来看,虽然在古代没有“加油”这么通俗的语言表达。但是将军的号令,文人的劝勉,都是对“加油”最好的缩影表达。 他们可能会使用一些类似的表达方式,比如“锐意进取”,“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等等。这些表达方式虽然不完全等同于“加油”,但都能够表达出鼓励和激励的意思。

总而言之,虽然古代人可能不会像现代人一样直接说“加油”,但他们使用的鼓励和激励的话语同样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和勇气,让人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能够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目标。这些文雅的用语在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魅力,不也反映了古人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吗?

这不也正是“加油”对我们现代人的含义,这么看来,古代人和现代人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着灵魂上的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