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中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身披蓑衣,在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位寒江独钓的老渔翁,身上披的防雨物为什么被称为“蓑衣”?下面就来讲讲所谓“蓑衣”为何物。
身圾蓑衣的老渔翁
蓑衣。蓑衣是旧时农人用一种不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的一种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后来也有用棕制作的,称为棕衣。
明王圻《三才图绘》中标准制式的蓑衣与斗笠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中“孤舟蓑笠翁”,表明蓑衣早在唐代以前已经成为民众广为使用的遮雨物。
传统的蓑衣重量约三至七斤,上身如同一件披风,用搓好的草绳固定在脖子中,下身犹如一条围裙
蓑衣制作步骤。
蓑衣用料主要是就地取材。中国南方多用稻草、蓑草,也有用棕毛、棕叶者;北方多用茅草即龙须草,也有用蒲草。
用棕制作的蓑衣
稻草蓑衣
准备工作
1.准备蓑衣原料棕,蓑衣的原料是匹棕树棕皮。
2.准备棕绳,棕绳制作,分三步:第一步抓棕,让棕叶铁抓弄成棕绒;第二步捻线,把做好的棕绒捻成线;第三步搓绳,将两条捻线搓成绳子,用来缝制蓑衣。
3.准备铁针和顶针儿 。
叠领片
制作步骤
第一步编织:蓑衣是从领口开始的,领口部位要排列15、6张棕叶,用棕锁缝制领口,然后是领口塑形,用一只圆碗就可以了,领口做好后最后是拍打领口,让蓑衣领子松软。
串领口
第二步是定位:蓑衣定位先穿针后引线,蓑面和蓑底要靠细线一针一线缝合连缀而成,这道工序也被叫"刺棵道习棕蓑"。制蓑模,要挑选棕面较宽长的棕片来制模。整件蓑衣好像一只大蝴蝶,两翼略上翘,中间用蓑骨做成圆领口。蓑衣分上裙和下裙两部分,上裙宽3尺、长2尺,下裙形状像"横轴",宽3尺多、长1.8尺。"横轴"两边连着两块片裙,作为胸襟,从胸前垂下,把下腿肚围起来。
上下两层领头叠合
第三步是缝线:制作蓑衣主要靠拼接,将用棕锁肩部、胸部,裙部拼接起来,要缝制蓑衣,一般要缝制80-90针,蓑衣有表面和里面,两面都要缝线。里面间距较大,粗疏线间距1寸左右,蓑衣表面缝线却是密密麻麻,没有间距。
领口扎线
传统的蓑衣重量约三至七斤,上身如同一件披风,用搓好的草绳固定在脖子中,下身犹如一条围裙,用两条背带固定在肩膀,腰间同样用草绳系牢。
双层蓑衣的领口
蓑衣,多年来是每户人家必备之物,蓑衣一般分为上衣和下裙两块,也有稍长单件的。蓑衣与斗笠配合使用,形成一套完整的遮雨用具。每逢下雨,在外劳务工和田间的农民,都会穿上蓑衣戴着斗笠,继续忙碌手中的活儿。蓑衣与伞相比,不仅避雨效果好,而且两只手完全没有负担,在雨中可以干想干的任何工作。蓑衣不只是农民雨天喜欢穿,众多的渔民在雨雪天时也常常穿戴着干自己的活。
串肚褡
蓑衣
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风雨中劳作的情景,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现代防雨遮雨的雨布、雨衣、雨披的出现,因其穿着轻巧,携带方便易收藏,迅速赢得人们的喜爱。蓑衣这种古老的防雨用具被逐渐取代,退出了传承几千年的舞台。
现在的蓑衣已极少用作雨具,转而成为旅游纪念品和室内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