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八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这些都城大都有山川河流作为屏障,保障其防御安全。

洛阳地处秦岭与华北平原之间的过渡带,西有崤山,南有熊耳山、外方山,北有邙山,东有嵩山,黄河以北又是王屋山、太行山等险阻。洛阳是三川汇流的地方,包括洛水、伊水、黄河。可谓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洛阳为天下之中,四战之地,到处都是入口。东汉时洛阳有八关拱卫,分守洛阳四周八处险要,以保京师。洛阳八关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小平津关、孟津关、虎牢关(大谷关)、大谷关、轘辕(huán yuán)关、广成关、伊阙关、函谷关。可见洛阳居中而坐、纵横捭阖的战略态势。

十三朝古都洛阳,十三朝分别是:夏朝、商朝、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唐,以及武周、后梁、后晋。

【夏朝】

尧舜禹相继称帝,帝禹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在嵩山脚下,本要禅让给皋陶之子伯益。帝禹末年,并不甘心将疆土让给伯益,他分封十二子为诸侯:夏后氏、有扈[hù]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有莘氏)、冥氏、斟灌氏。十二路诸侯各有封地,奉夏后氏为正统。

帝禹驾崩后,太子启战胜伯益,夺取帝位。帝启迁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以夏后氏为名,建立夏朝,尊大禹为夏朝开国之君。

太康迁都斟[zhēn]鄩[xún](今河南洛阳偃师),少康复国后,先定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后又迁都原(今河南济源);帝杼迁都老丘(今河南开封),帝廑迁都西河(今河南安阳),帝癸[guǐ]迁都斟鄩。

夏朝从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 年,立国四百七十年,建都斟鄩约一百四十年。

【商朝】

公元前1600年,商汤率军在鸣条大败夏军,召开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三千诸侯拥护,成为天下共主,商代夏。商汤效仿大禹流放帝舜于九嶷山(又称苍梧山,今湖南永州宁远县),将夏桀流放南巢(今安徽巢湖姥山岛)。

商汤定都亳[bó](今河南商丘),仲丁迁都于隞[áo](今河南荥阳北敖山南);河亶甲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市西内黄),祖乙迁都于邢(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旧城东),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帝辛(纣王)迁都朝歌。

商朝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立国五百五十四年,建都亳[bó](今河南商丘)二百二十年,另有西亳(今洛阳偃师),疑为商汤焚毁夏朝旧都,在其旁所建。

【东周】

公元前771年,申侯在申国立原太子姬宜臼为周天子(周平王),并与犬戎起兵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立即点燃骊山烽火台,并且令斥候快马报各路诸侯前来勤王。由于周幽王此前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各路诸侯迟迟未到。骊山一战,周幽王阵亡,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九岁的周平王在各路大军护送下,从长安抵达洛邑,东周王朝开始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斯、赵籍、韩虔为侯爵,分别为魏文侯、赵烈侯、韩景侯,此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公元前256年,秦将王龁率军进入洛邑,将周赧王俘虏到咸阳,东周灭亡。

图-三家分晋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部分,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03年为春秋,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56年为战国,不过战国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21年。

东周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立国五百一十四年,建都洛阳五百一十四年。

【东汉】

西汉末,外戚王莽篡位建立新朝。25年,汉景帝后裔刘秀推翻新朝,复国号汉,史称东汉,建都洛阳。

184年(东汉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此后叛乱四起,朝廷衰弱,形成军阀割据局面,也为东汉王朝敲响了丧钟。

190年(东汉初平元年),董卓挟汉献帝从洛阳迁都长安,一把火烧光了洛阳这座千年古都,派吕布挖盗洗劫皇家陵墓和公卿坟冢。天子百官被西凉军队押解西行,一路上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196年(东汉建安元年),曹操从洛阳迎汉献帝到许昌。曹操拜为司空,行车骑将军,封武平侯,仍领兖州牧,录尚书事。此后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

220年(东汉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在洛阳称帝,以“魏”为国号,建都洛阳,史称“曹魏”。

东汉从公元25年至220年,立国一百九十五年,建都洛阳一百六十五年,建都长安六年,建都许昌二十四年。

【曹魏】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魏蜀吴三国鼎立。

196年(东汉建安元年),曹操从洛阳迎汉献帝到许昌。曹操拜为司空,行车骑将军,封武平侯,仍领兖州牧,录尚书事。此后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

220年(东汉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曹丕从邺城前往洛阳,继任丞相、魏王,逼迫汉献帝禅让帝位。曹丕在洛阳称帝,以“魏”为国号,建都洛阳,史称“曹魏”。

263年(曹魏景元四年,蜀汉景耀六年),司马昭派钟会、诸葛绪、邓艾率大军,兵分三路南下攻蜀,蜀汉大将军姜维撤防剑阁,魏军久攻不下。邓艾率军偷渡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绕过剑阁直插蜀汉腹地,一路势如破竹,兵临蜀汉都城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国灭亡。

265年(曹魏咸熙二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掉魏元帝曹奂,改国号为晋,是为晋武帝,史称西晋,曹魏灭亡。

曹魏从220年至365年,立国四十五年,建都洛阳四十五年。

【西晋】

239年(曹魏景初三年),三十五岁的魏明帝曹睿去世,其亲生儿子全部夭折,养子齐王曹芳(曹操曾孙,曹彰之孙)即位,由大将军曹爽(曹操侄孙,曹真之子)和太傅司马懿共同辅政。

249年(曹魏正始十年或嘉平元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对曹魏宗室举起屠刀,族灭曹爽,前后诛杀七千余人。

265年(曹魏咸熙二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掉魏元帝曹奂,改国号为晋,是为晋武帝,史称西晋,建都洛阳,曹魏灭亡。

280年(西晋咸宁六年或太康元年,东吴天纪四年),东吴末帝孙皓向晋军投降,西晋灭东吴,三家归晋。

311年(西晋永嘉五年,汉赵光兴二年或嘉平元年),刘渊之子刘聪率军攻破洛阳,俘获晋怀帝(两年后被弑),史称“永嘉之乱”。

316年(西晋建兴四年,汉赵建元二年或麟嘉元年), 刘渊养子刘曜攻破长安,俘获晋愍帝(两年后被弑),西晋灭亡。

西晋从266年至316年,立国五十年,建都洛阳四十五年,建都长安五年。

【北魏】

386年,前秦宣昭帝苻坚死后几个月,十五岁的拓跋珪在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重建代国,同年迁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改国号为“魏”。

398年(北魏天兴元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称帝,是为魏道武帝,国号仍是“魏”,史称“北魏”。

493年(北魏太和十七年),北魏孝文帝以“南伐”为名,南下河洛,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北魏开始与汉族世家通婚,祀孔子,尊儒教,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魏孝文帝拓拔宏改姓“元”,即元宏。

北魏从386年至534年,立国一百四十八年,建都盛乐十二年,建都平城九十六年,建都洛阳四十年。

【隋朝】

581年(北周大定元年),外戚杨坚迫北周静帝禅位,建立隋朝,是为隋文帝,在长安营建新都大兴城。

图-隋灭陈

589年(隋开皇九年,陈祯明三年),隋灭陈,隋军进入建康城,俘陈后主。

590年,岭南诸州悉为隋地,隋朝结束西晋永嘉之乱以来二百八十余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再度完成大一统。

604年,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一年后迁都洛阳。

618年(隋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弑隋炀帝,杀死炀帝子孙等宗室。随后各路人马分别立过杨侑、杨浩、杨侗为隋帝。

619年,王世充废隋恭帝杨侗,自立为帝,国号郑,隋朝亡。

隋朝从581年至619年,立国三十八年,建都长安二十四年,建都洛阳十四年。

【唐朝】

617年(隋大业十三年),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占领隋都大兴城(长安),拥立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

618年(隋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弑隋炀帝,杀死炀帝子孙等宗室。

619年(唐武德二年),李渊迫使杨侑禅位,建立唐朝,即唐高祖。都城大兴名称改回长安,封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嫡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嫡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904年(唐天祐元年),梁王朱温逼迫唐昭宗李晔从长安迁都洛阳,随即弑帝,立李晔第九子李祝为帝,是为唐哀帝。

907年(唐天祐四年),梁王朱温废逼迫唐哀帝李柷禅让帝位,建立后梁,唐朝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朱温杀死唐哀帝最年长的九个兄弟,于滑州白马驿(今河南滑县)杀尽杀宰相裴枢、崔远等朝臣三十余人,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

唐朝从618年至907年,立国二百八十九年,建都长安的时间是二百六十五年(618年-684年,705年-904年),中宗、睿宗、武周、哀帝时期建都洛阳二十四年。

【后唐】

五代时期,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因勤王有功被封晋王,割据河东。李克用去世后,其子李存勖继晋王位。

923年,晋王李存勖在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不久迁都洛阳,以唐朝后裔自居,国号仍然是十几年前的唐,是为唐庄宗,史称后唐,延续唐朝国脉,是五代中的第二个。同年后唐军攻克开封,朱温之子朱友贞自杀,后梁灭亡。

937年,石敬瑭引契丹兵南下,后唐末帝李从珂见大势已去,带传国玉玺与曹太后、刘皇后以及太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灭亡。

后唐从923年至937年,立国十四年,建都洛阳十四年。

【武周-后梁-后晋】

唐朝时,武则天废唐睿宗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武则天以洛阳为都,改称神都。不过很多学者认为武周是唐朝的一部分,因此不单独列出。

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建都开封,洛阳是陪都。有学者认为陪读也是都,后梁、后晋也曾建都洛阳。

北宋初,赵匡胤一度想迁都洛阳,就是看中了洛阳的易守难攻,可以解决开封难守而造成的冗兵之弊,只可惜没能实现。斧声烛影后,宋太宗赵光义登基,迁都之事就没了下文。自从宋朝靖康之变、金兵南侵之后,洛阳饱受战火,破坏殆尽,再也无法重现昔日的辉煌,地位不断下降。

清末列强入侵,慈禧觉得北京距渤海湾太近不安全,打算迁都洛阳,密令河南知府对洛阳的地理状况进行勘察。慈禧后因八国联军攻入京师仓惶而逃,就顾不上迁都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