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是古代用于军事联络的通讯场所,通常都设立在山峰处,各台之间以燃放狼烟为号令,层层转告消息。

看见狼烟,就表示国家将出现战事,各路诸侯得到消息,将马不停蹄地赶赴京城勤王护驾。

《史记》记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个大家太熟悉了,便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了。

简附故事梗概:周朝第十二任国君周幽王姬宫湦曾经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竟然点燃烽火戏弄诸侯。诸侯赶到京城,发现根本没有发生战事,褒姒看到诸侯的狼狈相放声大笑。

诸侯们的心拔凉拔凉,周幽王最终失信于天下,导致西周衰亡,留下了千古笑柄。

宋代出版的《武经总要》记载:

唐代的烽火台“每三十里置一烽,须在山岭高峻处。若有山冈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一数,要在烽烽相望。若临边界,则烽火外周筑城障。”

掌管烽火台有长官一人,副手一人,兵士六人,一般都由“谨信有家口者”充任,这类人一般不会轻易撒谎,因为违反军令将给家人带来麻烦。

如果边境不太平,可临时增加五人,烽火台的官兵服役期为两年,将看守烽火台的技术传授给新一任官兵才可离任。

古人相传,烽火台传递消息需要引燃狼粪,因为狼粪点燃后,狼烟直冲天际。

唐代的《酉阳杂俎》记载:

“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

类似的记载还有《埤雅》、《本草纲目》等:

“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狼肠直,故边塞以狼矢(屎)为烟。”

事实果真如此吗?

那得需要收集多少狼粪,才够战乱频仍时期的巨大消耗呢?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一书中提出质疑:

“祖宗墩法举狼烟,南方狼粪既少,烟火失制;拱把之草,火燃不久,十里之外,岂能目视?”

北方草原、山林中的狼比较多,而南方则很少有狼出没,只好用少量的狼粪掺杂一些其他的物质。

唐朝道士李筌在《太白阴经》一书中记载:

烽火台必备的物品包括“炮石垒、水停、水瓮、生粮、干粮、麻蕴、火钻、火箭、蒿艾、狼粪、牛粪。”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狼粪供应不足,就会掺“麻、艾蒿、牛粪”等一起燃烧,以解决了狼粪稀缺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大雾天气,看不清狼烟怎么办?

《太白阴经》也给力答案:

“若昼日阴晦雾起,望烟不见,原放之所即差脚力人速告前锋;雾开之处,依式放烟。”

大雾天看不清狼烟,发现敌情,烽火台长官就派人向最近的烽火台通报,附近如果有驿站,就会派人转告驿站的人骑马传递消息。

等到大雾散尽,再燃放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