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6日,注定是载入中国航天史册的光荣时刻!


上午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历时6个月,从出发到归航,圆满完成航天任务,平安归来,顺利出舱,感觉良好!



下午,搭载三名航天员的飞机平安抵达首都北京,英雄的航天员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一阵阵掌声,一束束鲜花,一个个拥抱,此起彼伏的欢呼声,都是对于凯旋的航天英雄最高礼赞,而航天英雄王亚平拿出从“天上摘下的星星”送给女儿的画面,更是让现场和直播画面前的中国人,热泪盈眶,感动不已。



183天,这是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的新纪录,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和空间技术研究的一大步:2次出舱、2次天宫课堂,20余项在轨科学实验,首次建立空间条件下细胞长期培养体系和细胞模型,国际上首次皮肤干细胞失重悬浮培养实验,成功进行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同时,此次航空三人组顺利回家,也意味着我们将进入空间站工程的建造阶段。



嫦娥奔月,敦煌飞天,中国人骨子里就有遥望星辰、追逐梦想、拥抱宇宙的浪漫情怀,更有向太空进军、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豪迈誓言。而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矢志不渝的奋斗下,才使得我们的航空航天技术有了今天的成就。



我们不会忘记遭遇的封锁和破坏。从“巴黎统筹委员会”到《瓦森纳协定》,从《考克斯报告》到“沃尔夫条款”……西方国家处心积虑对我国实行严密的技术封锁和物资禁运,企图把中国排除在世界空间站俱乐部之外,妄图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梦想扼杀在摇篮中,直到今天,当我们的空间站翱翔太空,还有人在妄图碰瓷。面对封锁和破坏,中国人有“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的清醒认识,坚持独立发展、自主创新、接续奋斗,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征服一个又一个高峰,实现弯道超车,走出的一条中国特色的航天强国之路!


我们不会忘记,老一辈的航空航天英雄们为国而战的奉献和牺牲。“外国人能搞的,难道我们中国人就不能搞”“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说这些话的,是毅然冲破美国阻挠回国,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钱学森老先生。在钱学森等老一辈航天人的带领下,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突破西方技术阻挠,取得了一个个伟大成就,并铸造了许多让西方望而生畏的护国利器。



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为中国航天人事业而英勇牺牲的航天忠魂。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一座航天人的精神圣地——东风革命烈士陵园,苍松掩映,红柳成行,那里长眠着730多位航天英烈。他们中,有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聂荣臻元帅,有创业先驱、基地第一任司令员孙继先等13位将军,还有许许多多英勇捐躯的普通工作者,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


青史永著,勇者长存,我们不会忘记,正是这些航天英雄,用青春和热血把一枚枚火箭、一颗颗卫星、一艘艘飞船送上太空,他们用生命之光照亮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苍穹星空的漫漫征程。这其中,有许多人一生为飞天梦想,却没能看到神舟飞天的那一刻,死了也要埋在戈壁滩,守望祖国航天事业。



我们不会忘记,新一代航空航天人的热血忠诚和英勇无畏。他们是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杨利伟,在2003年神五飞天中经受26秒、将近10赫兹的低频振动,靠英勇无畏、舍身为国的赤胆忠心战胜死神,圆满完成任务;是2008年神七在轨飞行中,面临轨道舱火灾警报,将生死置之度外,依然坚持先把舱外一件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取回舱内的翟志刚;是果断调整步骤,直接将国旗递出去,准备“如果回不来,就把舞动国旗的画面,作为我们的永别”的刘伯明;是刻苦钻研技术原理,主动参加操作训练,突破生理心理极限,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唯有国家荣誉与人民利益的英雄航天员群体!



我们不会忘记,那些支撑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幕后英雄。在神舟系列飞船成功的背后,是致力实现创新和突破的设计团队,是小到一颗螺丝钉都不能出现丝毫误差的总装团队,是使尽浑身解数检查飞船健康的测试团队。他们中,多少人舍小家为国家,多少人把铺盖搬到车间,多少人伏在桌案上入眠,多少老专家透支了健康,多少年轻人两鬓染霜。首任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一直坚守在工作一线,就连老伴生病、住院,甚至去世都没能陪在身边;航天员教练员,为了验证我国自己的舱外航天服,甘愿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低压舱;有的科技人员长期工作在噪声环境,导致听力部分频段永久丧失...


我们不会忘记,托举中国航天问鼎苍穹的,还有祖国亲人的支持、牵挂和祝福,以及对中国航天必须崛起的信心。航天员刘洋说,出发前的那天晚上,面对未知的危险可能性,她向丈夫交待“后事”,自己万一回不来就让丈夫另外找一个妻子,结果还没等她说完丈夫就打断她:“不,你一定能回来,我等你!”航天员景海鹏说,在天上我们都有这样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离地球越远,我们的心与祖国贴得就越近。每当飞过祖国上空,我们的心都会砰砰直跳,总会不由自主地凝望祖国的山山水水,情不自禁地隔着舷窗去触摸她、拥抱她,每次都会热泪盈眶。航天员费俊龙曾对外国同行说,你可以分享我的快乐,却无法分享我的自豪。因为在我身后,站立着强大的祖国和人民!



是的,亿万双勤劳智慧的双手,托举起中国载人航天的星辰梦想,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浩瀚宇宙中铭刻下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成就了今日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辉煌成就,锻造了令敌胆寒的长空利剑,更成为中国日新月异磅礴发展的时代注脚。壮哉,中国航天人!


如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喜见今日中国之航天成就,我们不由地想起了毛泽东同志的那首荡气回肠的诗歌: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的,我们还在奋斗,我们还在前进,因为我们追赶的目标,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