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东击西"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六计,原文为: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此计的意思是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方,实际上是攻打西方让敌人产生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取胜。

在实际应用中,"声东击西"是一种制造假象,隐藏真实意图的策略,通过误导敌人使其分散注意力和资源,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军事、商业、政治等领域,"声东击西"都是一种常用的策略,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策略需要巧妙运用,避免被敌人识破,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以下是几个"声东击西"的历史典故:

·班超出使西域:东汉时期班超奉命出使西域,为了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打通南北通道。当得知莎车国意图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攻打汉朝时,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国。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班超运用声东击西之计,他先散布对自己不利的言论,假装撤退让莎车国俘虏逃脱,传播汉军撤退的假象。龟兹王得知后率兵追击,班超趁机与于阗军会合,杀回莎车军,大败莎车国。

·韩信木罂渡黄河:楚汉相争时韩信率军攻打魏豹,魏豹把重兵布防在蒲坂,封锁黄河渡口临晋关。韩信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先在临晋关附近调集大量船只,做出欲渡黄河的样子。同时他又派兵在隐蔽处用木罂(一种木制的盛酒器)载兵,从夏阳渡口渡河奇袭魏豹后方重镇安邑,迅速攻占了魏豹的根据地,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