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为维护清朝统治,清政府将当时富甲天下的江南省一分为二,东称“江南右布政使司”,西称“江南左布政使司”。

江南省

公元1662年(康熙元年),清政府开始设立安徽巡抚,巡抚驻地安庆城。

公元1664年(康熙三年),设立安徽按察使司,分管司法刑狱,驻安庆。

公元1667年(康熙六年),朝廷改江南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司。江苏取江宁、苏州二府首字而来,安徽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而来,但安徽布政使仍然驻守南京。

因此虽然安庆当时作为安徽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安徽省建省之初的省会实际上是放在南京的,概其原因是建省之初安庆还没有完全能够独立承担起省会的责任。所以主要负责行政管理的安徽布政使司先期在南京,而安徽巡抚和安徽按察使在安庆。

公元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安徽布政使司正式从南京迁往安庆,这标志着安庆城成为安徽省事实意义上的省会。

安庆城能够最终被选中作为省会,这其中军事作用不可忽略:

安庆城的军事作用

在古代水运条件下,依靠长江的安庆城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清末风云---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很快从两广地区攻入长江流域。

太平天国运动

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攻克武昌,湖北巡抚常大淳举家自尽。

1853年2月24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部攻克安庆,时年石达开22岁。安徽巡抚蒋文庆被杀,狼山镇总兵王鹏飞逃往桐城,安徽布政使李本仁逃往舒城,安徽按察使张熙宇逃至徽州,安庆城守城清军全军覆没,清政府安徽省会也迁往庐州。

考虑到安庆城对于太平天国国都南京城的重要屏障作用,翼王石达开认真经营安庆,并且定安庆为太平天国安徽省省会。

随后,围绕着安庆城清政府和太平天国开始了反复争夺。在十年内,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与曾国藩、多隆阿、李续宾等展开多次大战。

最终在1861年轰轰烈烈的安庆保卫战后,安庆陷落,安庆城太平天国守军两万将士全部阵亡,曾国藩血洗安庆城三天。

安庆保卫战

1861年9月6日,安庆陷落的第二天,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辅王杨辅清见大势已去,忍痛率部退走。

省会复建,建立军械所

公元1862年,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向清廷上书,建议将省会复立于安庆,清政府同意。安庆除了原有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之外,还增设了长江水师提督,增强军事职能。

曾国藩

公元1861年秋末,湘军攻陷安庆后,曾国藩设立安庆军械所。以手工仿制开花炮、弹药及轮船,为湘军提供部分武器装备。所内“全用汉人,未雇洋匠”,集合了一批当时中国著名科学技术专家,如华蘅芳、徐寿、龚芸棠徐建、张斯桂、李善兰、吴嘉廉等。

1862年7月,安庆军械所制造出我国第一台蒸汽机

1862年底,安庆军械所制造出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蒸汽机轮船、第一艘蒸汽暗轮船---“安庆”号蒸汽轮船。

风起云涌,革命风云

今天的安庆有几条道路是以人名命名的:

程良路、德宽路、玉琳路---以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三位安徽籍烈士:程良、石德宽、宋玉琳。

吴越街---纪念清末吴越烈士;

锡麟街---纪念安庆起义带头人徐锡麟;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后失败被捕,次日慷慨就义。

徐锡麟

1911年11月8日,安徽巡抚朱家宝在袁世凯授意下,在安庆宣布安徽独立,被推为安徽都督。

辛亥革命形势

1912年4月,柏文蔚继任安徽都督,并在安庆开始全民禁烟。

抗战陷落,省会外迁

1938年6月12日,日军攻陷安庆,安徽省会迁往六安立煌县(今金寨县)。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决定将省会迁往合肥。

安庆城

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会设立于合肥,安庆城也结束了其从清朝开始作为安徽省会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