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汉简

汉朝书法初期承袭秦制使用篆书,由于汉代军事发展的需要,书写繁琐的篆书逐渐退出了通行文字的领域,取而代之的是书写更为简便的隶书。

隶书为什么兴盛于汉代,为什么会呈现出那样高度的艺术效果,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艺术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凝聚了人类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不同时代的风貌。

▲西汉疆域图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刘邦在推翻秦朝和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经过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开辟丝路、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设立“西域都护府”,史称“孝宣之治”。

▲汉代士兵

张骞出使西域不仅让中原人了解了更加丰富的域外文明,还联合西域各部共同抗击匈奴。经过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对匈奴的出击,让匈奴人发出了“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的哀叹,也让“封狼居胥”成为中华名将最高的荣誉。

总之,汉朝是开疆拓土的大时代,是一种外扩的气势,也代表了一种心胸境界。这种雄健豪迈的气质,是小时代的人无法想象和理解的。

▲汉代简书

我们看到的汉代简书,非常引人注目的是都是以横笔为主,结体宽扁一改篆书纵向布局。这种横向布局显然是从篆书的体系中解脱出来,创造出了全新的书写体系。

为什么汉代会产生这种水平发展的趋势呢?正是由于汉代人走出了中原地区,他们看到了边塞的广阔无垠,大地上无限延伸的地平线就像一根长长的细线,深深地刻印在他们内心。

唐朝诗人李颀在从军的征途中回想起汉代军人的远征,抒发了边塞情节:“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在他们眼中,大地的舒缓、延展,是永久不可磨灭的记忆。

▲汉代未央宫复原图

在汉代的建筑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这样的横向线条。比如大殿的屋脊,是厚重的横线,基座远看也是稳重的横向结构。竖向的线条,比如大殿的柱子虽然是粗壮的,但是在这些厚重横线的对照中被弱化和消减。

汉代建筑的这个特点一直延续至今,我们现在站在故宫太和殿前,左右四顾看到的都是横向的线条。这时我们也能体会到汉代人的心胸,那种宽阔、稳重、左右开张强烈的舒畅与西方建筑高耸入云的巍峨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所以,汉代隶书的横向取势不是一种偶然,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汉代时代风貌的体现。汉代的隶书是一种自然生发的状态,后代人也写隶书,同样是大时代的唐朝,他们写得刻板、呆滞完全没有汉隶的生动。

▲汉代乐舞俑

汉代是封建社会初期的上升时期,经济增长迅速,国力强盛,也是艺术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开始注意身边美的细节,于是人体本身的曲线美就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翘袖撅臀”“纤腰长袖”成为社会的审美取向,美女纤细的腰身,S型优美的曲线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

汉隶在发展过程中,从拙朴的笔触发展到秀美的曲线,是汉代审美变迁的一种表现。隶书讲究蚕头燕尾,起笔凝重,结笔轻疾,横波收笔时,顿笔斜起,形如燕尾。

汉隶收尾处的挑笔,形似美女的腰身,也似展翅的飞鸟,甚是优美怡然,这个特点也同样出现在汉代建筑之中。宋代欧阳修写醉翁亭记,其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就是形容飞檐的优美曲线。我们凝视宫殿长长飞挑的屋檐,是不是也能感受到汉隶优美的曲线?

▲虞晓勇作品

汉代简牍自本世纪初问世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史学界、文学界、书法界不断去阐释、研究、学习。人们感叹汉隶粗犷豪放的风格,汉隶也赢得了书界的顶礼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