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打到49年1月,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已经全部结束,我军在3个月后大举渡江,歼敌数高达43万人。如果只看歼敌数字,渡江战役的战果跟三大战役并无本质区别,因为歼敌数最多的淮海战役,消灭和改编国民党部队约55万人,而最少的辽沈战役歼敌还不到48万人。既然如此,为什么解放战争中的大决战只有三大战役,却很少有人把规模宏大的渡江战役与其并列呢?

首先,战役难度完全不同。三大战役中的任何一场,都是解放军各主力野战军与国民党中央军精锐为主的部队展开的决战,敌人五大主力军中的四个(新1军、新6军、第18军、第5军)葬送在这3场战役中。尤其是淮海战役,国民党军的作战部队总兵力达到80万人,投入7个最强的机动兵团,比二野和三野的部队总数还多出14万,没有任何人敢在淮海战役打响前就对战役结局做出论断。辽沈战役结束前,国民党军在全国的军队总数仍然略多于解放军部队,能够说我军占据绝对优势么?所以像三大战役这样的会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决战。

而渡江战役的胜负并不存在多少悬念,国民党军守江部队仅有白崇禧集团和汤恩伯集团共70万人,且多为二线部队组成,战斗力远远不能和三大战役时的国军相比。具体到作战意志方面,也因为北方精锐的全军覆没而受到了巨大动摇。这样的国军残部面对的是经过整补之后的二野、三野、四野主力,我军渡江时仅一线部队就有身经百战的100多万官兵,而且一旦解放军作战不顺,北方还有上百万预备队可以补充。所以渡江战役的悬念不在于胜败,而在于我军遇到的抵抗有多大,如何尽量减少作战损失。

其次,一场大战役的地位,并不单纯是由歼敌数字决定的。如果论歼敌数,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反而都不是最多的,49年末的西南战役才是。二野主导的西南战役,总共歼灭了93万国民党部队,大致相当于三大战役中两场相加的总和。但是整个战役过程不算激烈,30余万解放军部队逼着90多万国民党军起义投降,真正因为军事抵抗而伤亡的敌人不足9000人,占比连百分之一都不到。而具体到渡江战役,虽然汤恩伯集团还表现出一定的战斗力,但渡江战役我军总体伤亡不足7万,相当于淮海战役损失的一半。由此可见,歼敌数多并不意味着战役的历史地位就高。渡江战役虽然很重要,但历史地位不及先前的北方三大战役。